查看原文
其他

陈小春舒淇等爱心接力让“橙色书包”刷屏!但有家长怒了……

2017-09-20 南方都市报


最近,你在朋友圈或微博上

看到一个“橙色书包”了吗?



近日,由于陈小春的一条

20w+点赞、5w+转发的微博

“橙色书包”进入公众视野

并迅速在网络掀起刷屏狂潮



不少明星及微博蓝V都加入

转发扩散的行列之中……



在微博中,他们提醒开车的朋友,注意礼让背橙色书包的小朋友,因为他们患有听力障碍。然而,这个项目在进入公众视野后,却受到争议。


▶ 支持者认为

这样的方式保护了听障儿童的交通安全


▶ 质疑者认为

橙色书包会让听障儿童“被标签化”,受到区别对待,从而造成其心理负担,甚至更容易遭到不法分子侵害


“橙色书包”

到底能否保护听障儿童?


记者了解到,“橙色书包”公益项目由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听基会”)于2016年3月在北京启动,其官网显示,该活动宗旨为“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听障儿童出行安全的关注,减少因听力障碍造成的儿童交通意外伤害”。


“听基会”工作人员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截至目前,“听基会”已向全国10000名儿童送出“橙色书包”,由于申请书包的人数较多,目前想申请“橙色书包”的人需排队。


据新京报报道,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助理叶飞表示,“橙色书包”每一个成本在 120元,这个价格,包含了书包本身和里面的美术、学习用品,另外还包含物流的费用、计划的运营成本,包括工作人员抽检产生的差旅费用,以及一些日常宣传费用,全部算在里面。


质疑:

“橙色书包”让听障儿童“被标签化”


网络走红之后,“橙色书包”在网友及专业儿童权益保护人员群体内,引发质疑。


▶ 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傅艳认为:

“橙色书包”的初衷非常好,但它的出发点是保护听障儿童的出行安全,就给这部分儿童贴上了“听力障碍”的标签。只要看到背“橙色书包”,人们就知道这孩子有听力问题,导致他们被特殊看待,带来心理负担,甚至产生心理问题。另外,由于幼龄儿童对声音和方位的辨别能力不够完善,在马路上,难道不是所有儿童都该被关爱礼让吗?


一些观点认为,“被标签化”后,甚至会提高听障儿童受到侵害的几率。


▶ 作为扎根于农村基层的公益人士,中江县爱加一公益社团理事长吕歆妍认为:

“橙色书包”的活动在素质相对高一些的大城市或许比较受用,但在农村,这样扩大听障儿童的身份辨识,反而暴露了他们的缺陷,让违法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将加大这部分儿童受到侵犯、拐卖等伤害的可能。


▶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刘继同则表示:

是否给儿童“标签化”,以及带来耻辱感要在实际的背景下分析,如果现有的社会服务条件和技术能够让听障儿童既隐藏身份,又能获得出行安全,那当然选择保护他们的缺陷问题。反之,“橙色书包”不失为一个扩大社会关注的方式。


▶ 北京语聆听障儿童家长服务中心主任洪浩猛更是实名在微博上斥责“橙色书包”为“2017年最不贴人气、最愚蠢的创意”

改变社会对听障孩子“弱”的观念,让孩子脱离特殊,是听障儿童家长一直努力的方向,这样才能给孩子公平公正的社会地位。但这样“愚蠢的公益活动”能摧毁他们多年的用功,使孩子们在被照顾、被可怜中成长。


对于“橙色书包”引发的争议,多名儿童权益保护专家认为,对儿童无差别的对待,才是真正的关爱。


▶ 傅艳认为:

“儿童友好”的观念不应只存于残疾儿童群体,听障儿童不该被区别对待。幼龄儿童对声音和方位的辨别能力还不够完善,因此在马路上,所有的儿童都该被关爱礼让。


另外,残障儿童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意识,这样为他们量身定做的活动还应倾听残障儿童的声音,了解他们过马路时怕什么,如何让世界对他们更友好,才是不违背儿童应有的权益。


失聪儿童家长:

孩子不希望缺陷暴露出来


吴玉芹是成都市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同时她还有一个失聪的儿子。接触残疾儿童超过20年,她认为“橙色书包”引发社会对特殊儿童的关注值得肯定,但“标签化”的问题不可避免。


“学校和家长会教孩子们基本的交通规则,他们懂‘走斑马线、红灯行、绿灯停’,其实并不需要司机的特意让行。他们最需要的是社会大众的理解和包容,而不是过度关怀。”吴玉芹说,她的儿子曾拒绝佩戴显眼的耳背式助听器,希望换个小的、不易被发现的设备。“这说明他内心希望隐藏自己听障的问题。”


该观点也得到了网友的印证,一名不具名的网友表示,其作为听障儿童的家长,目标是让孩子以普通人的身份回归主流社会,而非感到自己是“弱者”,需要特殊化,甚至被打着听障的标记走在马路上。


回应:

“标签”是个伪命题


对此,记者电话联系了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其工作人员表示在该活动发起前,内部曾考虑过可能带来的“标签化”问题,但正因为考虑到听障儿童的特殊性,“想要让大家意识到这个群体的特殊性,进而才能知道如何去帮助他们。”


“标签其实是个伪命题,我们的出发点是让大家认识到不同,反而能更好地互相理解和帮助,才能达到共同的幸福。如果觉得没有问题,为什么还会有特殊教育学校呢?城市里有盲道、残疾人扶梯,还有一些特殊的标志,包括拐杖。所以歧视永远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源于人心。”


该人员认为,对于听障儿童的家长来说,听力损失的孩子过马路时处于更危险的状态,没有比生命安全更重要的,相信人们会做出选择。而对于人们希望残疾儿童“去特殊性,回归普通自然”的呼吁,该工作人员回应说,“这是我们全社会倡导的愿望,也是我们积极探索尝试的。不能因为说盲人、孕妇跟我们一样,就不为他们设置盲道或者让座。”



网友说

@浅蓝的记忆_39628:蓝色的,粉红的,卡通的,我们都应该礼让。这是最基本的。但是,我作为一个母亲,假如我的孩子也是有听力障碍的宝贝,我还是会选择这个橙色书包,因为我总是希望他能安全的,独立的上学放学。我希望他能被世界善待,毕竟,不是所有的司机都可以做到礼让的。


@甜热热obligatio:车让人确实是应当的,但我们更应该考虑社会现实啊……现实就是很多车不让人……而且从这个层面去改制的话就会很难,因为这已经涉及到人性自觉的层面了,不是政策所能完全规约的。


@题拉普拉斯:因为有人喜欢在后面狂按喇叭 按喇叭发现前面无动于衷 我看很多人就是骂骂咧咧的 看到这个的话 会更理解为什么前面背该色书包的小孩听到喇叭声没有反应 应该更小心点


@茶道有三段嘻嘻嘻:本意是为了安全啊 如果有怕被区别化的担心可以选择不使用


@风襄子:看到小朋友都要放慢车速啊,看到人都要


@蒋声红:公益从心起,用心做,莫为噱头邯郸学步成笑话。作为听障儿童家长,我们的康复目标是“去除特殊性,回归普通回归自然!”我们要孩子康复到放在普通中看不见。我们要的是一个普通孩子,而不是特殊。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这个项目可谓是2017年最不贴人气,最愚蠢的创意了,完全违背群体意愿。


@熊太吃正太:我能很坦然接受孩子的不同,不需要任何隐瞒。但是我不支持橙色书包,因为对于戴上设备的听障孩子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反而让常人误解孩子听不见车的声音,去除特殊首先要去除大众的陈旧认识,才能让孩子回归普通回归自然。交通安全是每个人都需要重视的,并不在于是不是特殊群体。


@小陳兒在這:作为驾驶员,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不管他背什么颜色的书包,我都会停下来让路!做为听障孩子的家长,我儿子隔着马路很远都能听见喇叭声,马路边上更别说了,绝对能听清楚并!做为妈妈,我会教孩子一停二看三通过,安全过马路!我们不需要特殊照顾,我们不需要被标签化!


@破败的莫勒班:这个项目最好的地方还是请了鹿晗就突然火了起来让社会终于看到了这个群体,但是并没有普及安装人工耳蜗和助听器的效果,我觉得听障儿童最需要的不是这个书包而是更多公益的助听设备和器械与康复效果的知识普及,让社会就像当年了解近视儿童一样了解听障儿童


你怎么看?

你认为更关键的因素是?

更好的办法是?

写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吧…


南都君综合自成都商报(微信公众号:cdsb86612222)等

成都商报记者 赵瑜

南都君获授权转载


南都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大爷挤了一颗痘,结果被连下2张病危通知书抢救了5天…痘不能随便挤!


如何优雅地在朋友圈告诉老板:我在加班


这个职业月薪平均过6万!老板给你的工资合理不?看这张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